close


大部份的人大概都是從歷史課本上知道馬偕博士,這位幫學生拔牙的牧師。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馬偕呢?我不知道;但身邊的人對馬偕的印象只有歷史課本上描述的一兩句話。馬偕博士是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願意到台灣來傳教?為什麼甘願付出一切來關懷台灣?要了解這麼多的為什麼,就要先了解他的生平。
馬偕博士的漢名為「偕叡理」但大家慣稱他馬偕博士,1844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佐拉村,的一個蘇格蘭拓荒移民家,馬偕的父母是典型的長老會信徒,有清教徒的堅定信仰,過著虔誠的宗教生活,也因此造就了馬偕的謙卑愛人的人格。他十歲時就立志海外宣教。自師範學校畢業擔任教員後,輾轉再多倫多、普林斯頓及愛丁堡大學深造,直到1871年獲加拿大海外宣道會派令,始終不改其往赴中國宣教之初衷。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為什麼要到東方來傳教,這本是他的希望。但是,是什麼讓使他有這樣的希望?這就要提到當時有名的傳教士賓威廉,十歲是馬偕博士一生的重要關鍵,因為傳教士賓威廉的話讓他立志海外宣教-賓威廉那年剛好返英國述職,途經佐拉村時,曾在教堂中報告他到中國廈門宣教的情形,當時馬偕雖然僅有十歲,卻深受感動,受這位英國宣教師的感召,就決心要效法,長大後不僅要當要一位宣教士,並且要到中國去宣教。 1870年畢業以後,受派於長老會的兩間佈道所工作,同時又向海外宣道會提出了自願成為海外宣教師的申請書,但未獲應允,為充實自己佈道工作的能力,他搭船至英愛丁堡拜訪偉大的佈道英雄Alexander Duff博士,又精研佛教與婆羅門教,入愛丁堡大學研究科深造,1871年結業之刻,他的海外宣教申請終才獲得批准,被教會選定中國為其宣教區,時年27歲。而這就是他為什麼能到中國,他的信念緣自於他父母親虔誠的宗教信仰,而在外力的影響下增加,且他在這之中所得到的東西,對他在台灣的傳教工作有相當大的影響!一八七二年三月七日,馬偕在李庥牧師陪同下,登上海龍號輪船,啟程前往北部滬尾傳教,於一八七二年三月九日下午三時,船駛入滬尾,馬偕曾在他的日記中描述:「我舉目向北向南,然後向內陸遙望青翠的山嶺,心靈非常的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有一股明確的聲音對著我說,『此地就是了』,而同行的李庥牧師也同時對我說『馬偕,這就是你宣教的地方了』。」至此馬偕開始了他在台灣的傳教活動,終其一生的付出在這座島上。從馬偕的童年到即將登陸台灣的這段時間中,從這一位受過高教育、有高修養的人,可以看出宗教感化人的力量!對一個視所崇拜的神而活的人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對信仰的堅持,這顯示出一個人性格所潛藏的泉源,同時也是衡量一個人內在自我的真正尺度。也因為馬偕對信仰的夠堅持使得他能在不斷的挫折中站起來!每當他失敗的時候,他總是提醒自己這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天主在考驗他,讓我相當的佩服,對於自己辦不到的事,我總是以各樣的理由來搪塞、逃避不願去正視它,因為怕失敗、怕麻煩、怕丟臉終於的我逃避了所有的事,馬虎的處理不想碰的事;也終於忽略了無數的機會,讓它在我的眼前飄過又消失,然後怨天尤人!現在想想,是自己把機會拱手讓人的,而非不曾擁有機會!成功的步道還是由自己去辛苦的開拓、與尋求方可得到的!這是我對馬偕這段人生所得到的心得。
馬偕一行人在淡水登陸,住在英商寶順洋行主人道先生的家。道先生是最早在淡水營業的英國商人,當時也的家在滬尾鼻仔頭。第二天是星期日,馬偕因為還不會講臺語,所以沒有講道。在登陸淡水之後的第三天,李牧師、德醫師覺意由淡水出發,走陸路前往南部教區最北的佈道站大社視察。馬偕亦決定與也們同行,順便觀察即將要傳教的北部地區。他們於十二號啟程徒步南行,經林口、中壢、桃園、新竹、白沙屯、大甲而到大社住了一週,再到埔里參觀。三人同住了幾乎廿天,彼此達成以大甲溪為南北宜教區責任區分界線的默契後,才告別各歸南馬偕孤單的從大社回來後,就在淡水獨自展開佈道工作。也沒有通譯的幫助,於是把過去所學過的幾句臺灣話,加以整理應用。經過寶順洋行的幫忙,四天後終於租到了一間房屋,這原本是清朝軍官要作為馬廄的地方,馬偕答應每月付房租十五元。此房建於崎嶇不平的斜坡上,介乎山丘與淡水河之間;周圍非常骯髒,屋旁有一條小徑通到河邊。地勢雖然不算太壞,但並不是理想的居住環境,尤其下雨時,雨水自斜坡流下來,衝入屋內,鑽入地板,然後流入下面的河裡。有一房間,地板是用未鉋過的木板舖成的,另一房間地板是用碾石舖成,其餘的地板均未舖任回東西,只是一片天然的污土。馬偕把僅有的行李「兩只松木箱搬進屋子裡去,英國領事借給地一張林和一把椅子;一個名叫陳阿順的鄰居送給也一盞舊的蠟燈。馬偕又僱石灰匠粉飾牆壁。房屋既經徹底清掃後,牆壁的若干部份都貼上了報紙,門口用紅色的棉布做為垂簾。一八七二年四月十三日馬偕在日記中記說道:「如今我已進入此屋,回想當初離開故鄉佐拉時,何曾想過自己竟因主耶穌的引導,平安抵達此地。這好像是在我的行李上貼了一張中國臺灣的標簽一樣。我奉命在異邦,建立基督教會,是多麼光榮的事情啊!上帝!請幫助我;主耶穌我的領導者,我再度宣誓皈依於你。上帝啊!幫助我吧。在房屋租妥,馬偕首要的工作,便是精通通俗台語,才可以把福音傳揚出去。雖在南部,馬偕已經學會了臺語的八聲,以及若干字句,但對於即將看手的傳道工作,仍然無濟於事。唯一能幫助他的,便是與他一同從大社歸來淡水的男佣人。於是馬偕花了很多的時間向他學習發音。由於佣人不習慣於這種語言教學的工作,擺出不理不采的態度,馬偕亦只好無奈作罷。他又用另一種方法,就是故意不走大路,而徘徊於鄉下,希望能碰到一些可以談話的農夫,以便向他們學習一般人所使用的語言。  有一次馬偕在一個小丘上,看見十幾個小孩在放牛,他一走近他們時,牧童們都大叫:「外國鬼,外國鬼!」,揮著大笠帽在地上跑跳,然後避開。第二天馬偕又去找這些牧童。他們看見馬偕走近時又紛紛逃開,第三天馬偕才有機會開口向他們說話,他力求發音正確,他們驚異道:「他懂我們的話哩!」「外國人」能說他們的話,使孩子們大為高興。馬偕把握時機,即時拿出袋錶,要他們過來看,他們立即把他包圍起來,好奇的摸摸地的手背、鈕扣和衣服:從此牧童與馬偕即成了朋友,牧童們反而每天都期待馬偕來與他們一起玩。馬偕也每天和他們玩五、六個鐘頭,和他們聊天,把新聽到的字句都記下來。他的詞彙因此增加得很快,使得他的佣人大吃一驚。他從牧童們裡獲益最多,多年以後,攸們成年時,仍舊與馬偕十分友好,且常回憶當在小丘上的邂逅。牧童中有好幾人成為基督徒,其中一個做了傳道師。在這時期,馬偕也經由一本「英華字典」裡研究中國文字,因為沒有教師及助手,所以進度異常緩慢,往往因為不解一字的意義,而耗費時間甚巨。這樣,馬偕白天從牧童處練習對話,晚間則研究漢字。為了訓練舌和耳,他一向高聲練習,每天總學會幾句新的語詞。佣人受不了這樣的方法只做了幾星期就罷工了。然而他並未灰心,而且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學講本地語言,極力避免與歐美人土及能說英語的中國人在一起,而和任何喜歡和他談話的人練習。他的努力並未徒然,五個月後馬偕用臺語做了第一次講道。他講的道雖然很短,但講堂裡坐滿了人,有些人嘲笑,也有人恭聽。馬偕的證道題目為「我要怎樣才能得救」。在學習語言時,馬偕也與許多人接觸。有一些驕傲而自負的讀書人,在他的房間翻閱聖經及其地書籍,又把它丟棄在地上,鄙視、唾罵,接著昂首闊步而去。再加上民間宗教對基督教的不瞭解和不必要的排斥,使馬偕牧師在最早期的傳教工作上遇到很大的阻礙。另外還有一些外在條件也是很不利的,如臺灣的氣候很不適合外國人,衛生環境極容易染患疾病,加上交通不便,人情風俗的懸殊也很容易引起誤會和衝突。全賴馬偕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大無畏的勇氣和鐵一般的意志。他的信念更是堅固,他相信上帝的真理一定會獲得最後的勝利。無論遭遇任何艱難,他都抱著不移的決心與堅忍不拔的意志來對付。他的座右銘乃:寧為燒盡、不願腐銹。在他無比的毅力下,歷經數不盡的暴民,流氓恐嚇脅迫,被石頭、潑糞、丟鴨蛋,數度在土匪、生蕃出草的刀口下遺生,教堂也數度被拆或被燒。一八七三年二月九日,馬偕獲得經十一個月來努力所結的第一批果子,有五個人走到臺前聲明他們堅決信仰耶穌基督。在眾人嘲笑、叫囂、辱罵下,這五位最初的信徒在基督的聖名下領洗。下禮拜日(二月十六日)他們舉行了第一次聖餐典禮。北臺灣第一所教會於焉成立(淡水教會的建立詳後述)。淡水雖然是北部最初設立的教會,但第一所禮拜堂的建立並非淡水,卻是淡水河對岸的五股坑。一八七二年某一禮拜有一位該村的寡婦陳塔艘到淡水聽馬偕牧師的講道,深受感動。下禮拜天,她帶幾位別的女伴同來,並且與日俱增,最後竟乘滿一隻小船來淡水聽道,由於他們的熱心,勸馬偕牧師到也們的村裏去,於是他就帶一些門徒訪問五股坑。許多村民出來迎接他們,並帶到村長陳博之家,馬偕交給他寫看十誡的紙條若干張,他就在眾人面前貼在自己家的橋上,然後宣佈也決心要依照這張十誡而活。馬偕住在該村傳道經過數月之後,陳村長捐出自己房屋對面的一塊地為建堂基地,於是興建北部第一所教堂。工作就開始了。艋舺的官聽聞訊派軍隊來威脅,並抗議英國領事,請其禁止讓宣教師建築「要塞」。但宣教的工作並沒有受到什麼大礙,一八七三年三月二日舉行這一所北部最初禮拜堂的奉獻典禮,裏面擠滿了人,甚至許多人站在外面。馬偕任命嚴清華為一該教會的傳教師。當然,也的助手中最重要的便是那位北臺灣第一位女信徒塔艘。一八七四年三月十五日,七個人在五股坑受洗成為該會第一批正式會友,其中之一乃陳火(陳榮輝),後來成為馬偕最忠誠門徒和親家。除這兩個教會之外,其餘地區也陸續建立:新港(後龍附近平埔教會)、和尚州(蘆州一八七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建)、三重埔(南港)、八里坌(一八七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建)、新店.雞籠(基隆)、大龍峒、後埔仔(新駐)、錫口(松山)、三角湧(三峽)、溪州、枋寮(中和),紅毛港(竹南)、崙仔頂(三角埔)、竹塹、金包里
、暖暖、獅潭(苗栗)。1880年當馬偕第一次例假回國時,他總共在北部臺灣開拓廿所教會,分派約十位傳教師駐在這些教會,而且已獲得了三百名成人信徒。在一個異教地區開拓教會的事業,能在草創時期的最初九年中得如此成功,真是海外宣教史上難得的記錄。馬偕傳教過程艱辛,且在一個相當仇外的國家中建立一個外來宗教實非易事,又在處於絕對劣勢下傳教更是難,但讓人刮目相看的,馬偕並未退卻,像其他偉人一樣,他努力不懈,也相當把握機會,視危機為轉機!這些都讓我感到佩服,他在危機中處變不驚,在別人惡言相向時不慍,不因為別人的所作所為而忿忿不平並報復他人,實在可以作為當今之世的典範!如果每一個人都能退一步,互相尊重、容忍彼此的話那世界會更加的美好,而且願意寬恕的人,往往很受人尊重!當然每個人對於寬恕總將之歸類於軟弱,視其為有失自尊的事,自尊心固然重要,一個沒自尊心的人,作任何事都懶散、馬虎,表現更是不知羞恥,但自尊心的兩種主要構成因素乃是驕矜自大和自我主義,一旦過份強調自尊心將會使人無法看清楚事情的問題在那裡,因為問題本身就出在自己拒絕妥協、理解。更糟的事這會扭曲我們的人格!如果我們還是堅持不願寬恕他人不如看看以下這個小故事,這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有條蛇咬死了牠洞口旁一家屋主的兒子,父親決心報仇。 第二天,等蛇出洞,屋主舉起斧頭用力砍去,一急只砍斷了尾巴。 屋主怕蛇報復,想跟牠講和,便在蛇洞邊放了一些麵包和鹽。那蛇輕輕地發出絲絲的聲音說:「今後我們不可能有和平了。因為你每次看到我,就想到你死去的兒子,我每次看到你,就想到我失去的尾巴。」在我們的生活周遭,難免會有一些愁苦怨懟的事情發生,而令人無法釋懷,但,別忘了,仇恨會吞噬掉一個人的靈魂!你又何必和自己過不去呢?仔細想想,如果是件「其實也沒什麼」的事情,就不足掛齒了;如果是件「傷人很深」的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會忘記和學習寬恕,才不會勞神傷身。」馬偕那寬恕的心,讓人不得不相行見愧。也因為他的謙卑、寬恕與不斷的努力終讓他得到了偉大的成果。而這是我從馬偕這段人生中所得到的想法。
在馬偕憑著他的堅信毅力和行醫濟世的方式,自1872迄1880年短短八年間,在淡水、五股、苗栗、台北、基隆、新竹等地開設了二十所教會之後,馬偕更深入原住民聚落,並翻山越嶺遠至宜蘭、花蓮傳教。1878 年馬偕娶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為妻,成為台灣人的女婿,也大大拓長了對台灣婦女的宣教事業。除了熱誠佈道外,馬偕對醫療工作和教育事業也不遺餘力。1882年他建立了有名的「滬尾偕醫館」即馬偕醫院的前身。1882年創設北台灣第一所西式學校「牛津學堂」;1884年又開設「女學堂」,首開台灣女子教育風氣之先。馬偕晚年為喉癌所苦,但仍抱病講學。1900年五月,馬偕最後一次巡視蘭陽平原諸教會,回淡水不久,既因喉癌而聲音全部沙啞。九月牛津學堂開課時,他已無法授課。十月時曾前往香港治療,他已知藥石罔效。翌年一目回淡水,最後喉嚨開始糜爛,吞食之物由喉部流出,肉體受盡煎熬。六月二日下午四時病逝於砲台埔寓所,享年五十八。家人及教會遵其遺囑安葬於淡江中學後面其私人墓園,而非外國人公墓(西仔墓,有一牆之隔),葬禮在六月四日,埋骨於淡水,成為了永遠的台灣人他在台灣傳教共三十個年頭,設立教會六十餘所,施洗信徒達三千人。東奔西走、跋涉山河於客、漳、泉、平埔、高山間,蹤跡遍及苗栗以北,東達花蓮、台東。終其一生認同台灣,以淡水人自居,他心在台灣、愛在台灣、血流在台灣、留根在台灣,和四百年來一直將台灣作寄腳處,不認同這塊鄉土的一連串外來政權,形成強烈對比。而這就是馬偕博士傳奇的一生,終論他的一生,可以說他一生以傳教及傳授醫學知識而活,他的人格無懈可擊,他的偉大出至於他對任何人付出、關愛與謙卑,也許有人會認為他的一生困苦實在很可憐,他或許過的不幸福;但我認為馬偕應該過的很快樂,幸福是一種受盡磨難與長久忍耐後的苦盡甘來,要獲得一份屬於自我的幸福,你必須先忘記自我,忘掉幸福。在得到莫大的回報之前,必須先作莫大的付出。如果你所能付出的太少或是吝於付出,那麼你所能得到的幸福,將會是少的可憐!因為真正的幸福快樂在於遺忘幸福、樂於付出、努力不懈後的那種充實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or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